【新手到底要不要上健身教練課?】
這個議題,其實許多人提過了,當然我還是要再提一次,因為我希望用更多的方式讓人了解!
大部份我們會討論這個是因為:
★健身資訊越來越發達
★看到許多健身房教練很水昆
★很怕遇到雷神索爾@@
因為多半的人去到健身房,教練會規劃,一週三次,然後購買多少堂課,如果不這樣排,效益會沒那麼好。(你知道、我知道、獨眼龍也知道)這樣排的用意,大部份是對誰有益處!
但重點是時間跟口袋的【麥可麥可】沒有那麼充裕的情況下,要怎麼辦呢?也就是你必須要去想,今天有些玩家就玩遊戲只能小課金,但是他們又想獲得很多效益,我們都知道有難度,但就因為有難度才需要專業的【評估了解】、【建議給予】、【規劃安排】。
好的,首先來了解,到底大部份的人對於健身在乎什麼?
★我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,健身怎麼安排
會員:(我不要聽到一週三次、或者是如果你有心你就會想來運動,因為這已經很多人說過了,我就是沒辦法三次,還有不要拿國外的案例來跟我說,他是他,我是我,等到你有小孩時候,再跟我說你都不用花時間陪小孩、顧小孩)
★我在預算沒那麼多的情況下,健身能學到什麼程度
會員:(不要跟我說,幾堂課想要學會全部的東西不可能,因為我聽過太多了,我就是想學啊,你不教我是不是你藏步)
★我如果堅持不了,該怎麼健身
會員:(不要跟我說,運動就是要堅持,這原本就不是我喜歡的事情,叫我怎麼堅持,我只想了解運動可不可以讓我變瘦)
★我如果體重、身型沒有改變,該怎麼重新安排健身課程
會員:(我已經很認真了,但是身型都沒改變,你又只會叫我一直做,不要放棄,但是我很認真了啊,就是沒改變)
這些是我們遇到教練時候想要聽聽教練到底有什麼樣的排程,能夠幫我解決這些問題存在。
上教練課程有種種的考量,到底該不該上呢?當然這也取決於教練的專業及安排是否恰當!
★網路資訊太發達,不但只是健身,許多事情也不外乎,但是有多少是適合自已、有多少不是適合自已的,你清楚嗎?
例如我們看到一個特殊的角度訓練,那已經是進階訓練者在使用的方法
- 包含著關節活動角度是否能達到
- 身體抗壓是否適應這樣的角度訓練
- 這個肌群可以承受的重量為多少
- 這個動作訓練久了是否造成肌肉平衡差異
而且我們看到網紅身材不錯都會想要像他一樣,但是
★身高
★臉型
★個性
★身體比例
★外出穿著
★理想身型
其實都不一樣,所以模仿照著他的方式訓練,真的完全適合嗎?
然後他們吃的東西好像都很拘謹,而且訓練時候也會適當的補充營養食品,但是這些都跟錢有關,每個家庭所要支付的開銷,跟時間,都不一樣,那完全照著他們的生活模式,有可能嗎?
是否要上教練課程呢?其實每個人都需要的,但是又考量到這些(時間、金錢、學習能力、個性、心理狀況、目標)要去做整體的衡量。
而教練會針對這些狀況下去做評估考量並且提出適合現階段的方案,執行成效提昇。包含著身體的肌力、肌耐力、活動度、柔軟度、協調性,身體控制程度、身體出力程度、身體慣性動作,都會有落差,這些都是平常人比較少注意到的。
分享給上過及沒上過教練課的,對於教練課程不熟悉的朋友,也可以參考看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