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新手健身】 第五集,器材選擇的重要性!
.
你知道器材暗藏的警訊嗎?
啞鈴雖然隨手可得,但是確是最難的器材,你有想過,你挑的器材真的適合目前的階段嗎?
我們就來了解,器材等級分類選擇。
.
=====【器材五大類】=====Part.1
.
在健身房我裡,我把器材分成五大類的選擇:
一、雙邊固定式器材(兩邊一起動,有固定的軌道,核心出力等級低)
二、分邊固定式器材(一邊一邊動,有固定的軌道,核心出力等級低)
三、Cable多功能繩索機(一邊一邊動,可調整浮動固定軌道,核心出力等級中)
四、槓鈴(左右不一,需靠身體平衡,沒有固定軌道,核心出力等級高)
五、啞鈴(左右不一,需靠身體平衡,沒有固定軌道,核心出力等級高)
.
從上述我們先了解器材的特性,到底是有固定軌道比較好做,還是沒有固定軌道,而且還包含著核心的出力等級部份!
★★我們從教育的角度先來了解,如果你寫簡單的國字 【金】 ,都已經很難了,那你又怎麼會一開始去寫更難的字 【鑫】。
這不是幫自已增加難度嗎?為何不先把簡單的字練好,而要一開始就去練很難的字?
.
★★再做一個舉例,好比跆拳道,如果你連 【旋踢】 都不會,你會一開始就去練 【360回旋踢】嗎?還不是 【半回旋踢】喔!
那會不會還沒練好,身體就一大堆傷了?因為要注意的東西太多了,很難一次完整顧到位!
(強調,不是槓啞鈴不好,而是強度太高,動作太難)
像是,俯臥軀體單腳跪姿的啞鈴單手划船:
1、注意軀幹是否穩定不會旋轉,進產生代償
2、注意支撐手的力量是否不足,腕關節疼痛
3、單手離開,單腳跪姿,軀幹花費力量支撐
4、執行時要先確保,啞鈴划船軌道上下位置
5、執行時收縮肩胛與坐姿時的壓力完全不同
.
這些狀況並不是每一個人一開始就可以全部掌控的,而如果我們一個一個練習他應該如何穩定,出力,再將所有結合起來,效益難道不會更好,風險不會降的更低嗎?
.
=====【觀念的解說】=====Part.2
.
我們都知道,找專業的教練,就是不想受傷,因為一旦受傷,再強的人都要休息。
1、你能忍痛持續訓練多久?
2、受傷不改善方法,會變好嗎?
3、當那個動作不能做,換下一個,只是不斷的在迅避問題!
4、如果造成永久性傷害,那這樣的狀況誰來負責,誰來承受呢?
.
循序漸進的方式難道不好嗎?選擇簡單的器材開始,不會有人嘲笑你,如果有人嘲笑,那就代表他什麼都不懂,因為無知的人才會嘲笑新手選簡單的器材先開始,就是因為他們對於要如何教別人進步的方式,不知道,所以他們才會嘲笑!
★關節一個一個動,從指關節 -> 腕關節 -> 肘關節 -> 肩關節 -> 肩胛骨 ,一步一步來,不但不會比較慢,反而更懂得哪裡出問題,什麼感覺,該如何修正調整。
★肌肉一個一個控,前臂 -> 二頭 -> 三頭 -> 三角(前中後) -> 胸大 ,一個一個動,更能夠知道原來自已到底哪裡動,那邊分開出力的感覺是如何,而不會被帶著走。
★再將其一一組合,從軀幹穩定,肩胛控制,肩膀位置,再到手腕,一連貫起,不但可以確保每個位置的控制能力狀況,也知道在動作的關節及肌肉順序該如何發力,這樣是不是比較好呢!
.
我們無法預測每一個新手,都是學習非常快速,掌控能力很好,所以有時用看起來愚笨的方法,一階一階的測試,如果會了就快速進入到下一階,這樣的方法有個好處,更可以確保每個重要的步驟不會漏掉,而且也從中知道原來他是在哪個環節出問題,把問題抓的更仔細。
.
=====【器材的介紹】=====Part.3
.
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件事,當身體願穩定,能發揮的力量及專注就越大,所以當你的身體控制還不穩的時候,去做難度高的訓練,身體會先花很多力量來穩定,以防受傷,在專注力量及感受上,就會比較低。
【站都站不穩?怎麼踢人?】
【走路都不穩?怎麼跑步?】
這都是跟力量穩定有關係!
.
一、固定式器材:
整體難度:低
阻力軌道:全固定
關節調整:簡單
肌群感受:高
兩邊平衡:不易查覺
器材特性:設計的角度固定,並且可以用椅墊高度及握把前後來調整難易度及配合活動度需求。
可能狀況:訓練久了全身的出力控制協調並不會有太明顯成長,對於不穩定訓練還是不穩。
.
二、半固定器材:
整體難度:中低
阻力軌道:全固定
關節調整:簡單
肌群感受:高
兩邊平衡:容易查覺
器材特性:設計的角度固定,並且可以用椅墊高度及握把前後來調整難易度及配合活動度需求,但槓片式的半固定器材多半無法調整握把前後。
.
可能狀況:訓練久了全身的出力控制協調並不會有太明顯成長,對於不穩定訓練還是不穩,但會比穩定兩邊固定器材還要來的高一些。
.
三、Cable繩索機
整體難度:中高
阻力軌道:固定但浮動
關節調整:中
肌群感受:高
兩邊平衡:容易查覺
器材特性:可做到最完整的向離心收縮角度,變化程度高,幾乎全身都能練,而且不管想縮短距離,拉長距離都很好用。
.
可能狀況:
.
四、槓鈴
整體難度:高
阻力軌道:沒固定,並且難掌控
關節調整:高
肌群感受:不穩定時低
兩邊平衡:容易查覺
器材特性:可做到最完整的向離心收縮角度,變化程度高,幾乎全身都能練。
.
可能狀況:對於關節角度,肌肉走向,阻力線未必是完全符合的,因為槓鈴不管舉在哪,都是往下掉,所以在不同的位置比起器材來說,其他地方肌群的出力會來的比較多。
舉例:像是我們做臥推是上至肩線、下至胸線,是斜上斜下的,或者做二頭彎舉是手肘畫半圓形,而不是直線的。
.
五、啞鈴
整體難度:超高
阻力軌道:沒固定
關節調整:高
肌群感受:不穩定時低
兩邊平衡:容易查覺
器材特性:可做到最完整的向離心收縮角度,變化程度高,幾乎全身都能練,但對比槓鈴的效益還還要的更好一些,因為變化的角度更多。
.
可能狀況:對於關節角度,肌肉走向,阻力線未必是完全符合的,因為槓鈴不管舉在哪,都是往下掉,所以在不同的位置比起器材來說,其他地方肌群的出力會來的比較多。
.
而我的建議是,一階一階來
兩邊固定式器材 -> 分邊固定式器材 -> Cable繩索機 -> 槓鈴或短槓 -> 啞鈴
.
以上是我的建議,謝謝!
Follow Us